在研項目
在研項目
序號 | 項目名稱 | 主持人 | 所屬單位 | 項目來源 | 項目類型 | 起止時間 | 項目角色 |
---|---|---|---|---|---|---|---|
1 | 水稻對稻瘟病菌免疫反應的miRNA調控網絡 | 王文明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重點項目 | 2015-2019 | 主持 |
2 | 西南麥區小麥加工品質形成機理研究 | 鄭有良 | 小麥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重點項目 | 2013-2017 | 主持 |
3 | 豬骨骼肌生長和脂肪發育及分布相關功能基因和調控元件的篩選、鑒定和育種價值評估 | 李學偉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重點項目 | 2016-2020 | 主持 |
4 | 仔豬碳水化合物營養平衡模式及其腸道微生物介導機制 | 陳代文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重點項目 | 2018-2022 | 主持 |
5 | 家畜遺傳育種學 | 李明洲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國家優秀青年基金 | 2016-2018 | 主持 |
6 | 玉米基因組學和分子育種 | 盧艷麗 | 玉米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國家優秀青年基金 | 2016-2018 | 主持 |
7 | 森林土壤學 | 吳福忠 | 林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國家優秀青年基金 | 2017-2019 | 主持 |
8 | 玉米耐旱基因資源發掘與分子育種利用 | 盧艷麗 | 玉米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國際合作與交流 | 2016-2018 | 主持 |
9 | 玉米籽粒淀粉合成重要轉錄因子鑒定及功能分析 | 黃玉碧 | 農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0 | PTB1控制水稻結實率的分子機制和調控網絡 | 李雙成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1 | 油菜素內酯調控水稻株型與粒型的分子機制 | 李仕貴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12 | 玉米籽粒粒型基因的功能與互作研究 | 張志明 | 玉米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13 | 新疆小麥主要加工品質性狀的關聯作圖、新基因發掘及利用 | 顏澤洪 | 小麥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地區科學基金 | 2015-2017 | 主持 |
14 | 西藏懸鉤子屬植物資源遺傳多樣性研究 | 王小蓉 | 園藝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地區科學基金 | 2015-2017 | 參與 |
15 | 青藏高原地區恒河猴對高海拔環境的適應性進化研究 | 徐懷亮 | 生命科學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4-2017 | 主持 |
16 | 光對大豆質體末端氧化酶表達及功能影響的研究 | 孫 歆 | 農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4-2017 | 主持 |
17 | Ca2+、H2O2信號轉導參與亞精胺調控白三葉抗旱性機制研究 | 彭 燕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4-2017 | 主持 |
18 | 鴨茅高密度遺傳連鎖圖譜的構建及開花基因定位 | 張新全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4-2017 | 主持 |
19 | 印楝油殺螨物質對細胞色素氧化酶表達及其蛋白特性的影響 | 殷中瓊 | 動物醫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4-2017 | 主持 |
20 | 鴨疫里默氏菌脂多糖合成關鍵基因LpsA的功能解析 | 朱德康 | 動物醫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4-2017 | 主持 |
21 | 馬尾松人工林林窗對凋落物分解的影響 | 張 健 | 林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4-2017 | 主持 |
22 | 兩性花植物個體大小依賴的性分配:假說和實驗論證 | 操國興 | 林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4-2017 | 主持 |
23 | 植物多酚對土壤鐵轉化與遷移的影響 | 袁大剛 | 資源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4-2017 | 主持 |
24 | 小金海棠轉錄因子MxbZIP10響應低鐵脅迫的分子機理 | 肖海華 | 資源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4-2017 | 主持 |
25 | 蛋白激酶XAK3對水稻XA21抗病反應和生長發育的分子調控 | 陳學偉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4-2017 | 主持 |
26 | 廣譜抗病蛋白RPW8.1介導稻瘟病抗性的分子機理研究 | 王文明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4-2017 | 主持 |
27 | 水稻組蛋白甲基轉移酶SDG724及互作基因調控抽穗期分子機制 | 孫昌輝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4-2017 | 主持 |
28 | 一份人工合成新型耐澇玉米材料的耐澇機理研究 | 蔣 偉 | 玉米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4-2017 | 主持 |
29 | 遠緣雜交和2n配子創建玉米、大芻草、摩擦禾異源多倍體研究 | 唐祈林 | 玉米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4-2017 | 主持 |
30 | 斷奶仔豬小腸上皮屏障損傷的CHOP介導內質網應激細胞凋亡機制及殼寡糖保護效應研究 | 余 冰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4-2017 | 主持 |
31 | Pax3/Pax7對豬肌纖維發育及類型轉化的決定作用 | 陳代文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4-2017 | 主持 |
32 | 抗白粉病黑麥微小染色體的結構及遺傳機制研究 | 符書蘭 | 農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33 | 小麥-黑麥1BL.1RS易位系中反轉座子對臨近基因表達影響的研究 | 唐宗祥 | 農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34 | 根腫病菌生理小種的鑒別寄主及分子鑒定研究 | 黃 云 | 農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35 | 亞洲特有棕黑疣螈種組的系統發育演化和譜系地理學研究 | 張明旺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36 | 藏豬腸道菌群及其與高原低氧環境適應性的研究 | 李 英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37 | 以家蠅剛毛為表型標記研究進化發育的調控機制 | 楊明耀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38 | 豬體內食物源性植物microRNA對內源靶mRNA基因的調控 | 李明洲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39 | 基于ACSSH文庫技術研究飼用蠟樣芽孢桿菌對肉雞免疫作用的分子機制 | 潘康成 | 動物醫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40 | 構建新穎的減毒沙門載體遞送鴨瘟DNA疫苗 | 劉 青 | 動物醫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41 | 鴨甲肝病毒復制相關的主要酶蛋白功能探究 | 汪銘書 | 動物醫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42 | 納米銀與細菌和有機物在地下水中的相互作用機理及共遷移 | 楊新瑤 | 環境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43 | 克隆多樣性對竹林群落穩定性的影響機制 | 宋會興 | 風景園林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44 | 水稻生育后期早衰基因lps1的分子調控機制及利用 | 鄧曉建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45 | 一個新的水稻顯性大粒基因的圖位克隆、功能分析和育種利用 | 李 平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46 | 重穗型雜交稻骨干親本千粒重和穗粒數基因SG1的功能解析 | 李仕貴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47 | 水稻miR398b在稻瘟病抗性中的作用機理研究 | 李 燕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48 | 披堿草屬的系統地位及其物種生物系統學研究 | 周永紅 | 小麥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49 | 玉米磷信號途徑調控基因序列變異及其與耐低磷性狀的關聯分析 | 高世斌 | 玉米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50 | 玉米響應干旱脅迫的甲基化調控與分子機制解析 | 盧艷麗 | 玉米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51 | 玉米幼胚胚性愈傷組織誘導能力全基因組遺傳解析 | 沈亞歐 | 玉米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52 | 玉米穗粒腐病表觀遺傳修飾及關鍵調控因子的鑒定 | 袁廣勝 | 玉米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53 | Akirin2對豬骨骼肌生長和肌纖維類型組成的調節作用及其機理研究 | 陳小玲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54 | 豬乳腺V-ATPase/mTORC1信號通路的基因表達及營養調控 | 方正鋒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55 | miR-499-5p對豬肌纖維類型轉化的調控及其機制研究 | 黃志清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56 | 肝臟雌激素受體在營養調控母豬泌乳與發情轉換中的作用與機制 | 吳 德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57 | 機體鋅穩衡在鋅抗肉雞沙門氏菌感染的作用及機理研究 | 張克英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58 | 脂聯素(adiponectin)對饑餓牦牛肝臟糖異生代謝的影響及其調控途徑研究 | 王之盛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5-2018 | 主持 |
59 | 蔗糖/ABA調控玉米胚乳淀粉合成的轉錄因子鑒定及功能研究 | 張軍杰 | 生命科學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6-2019 | 主持 |
60 | 結構簡化的紫杉醇模擬物的設計合成及活性研究 | 高 峰 | 農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6-2019 | 主持 |
61 | 基于葉綠體蛋白組的蔭蔽對大豆光合特性的調控及其機理研究 | 楊 峰 | 農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6-2019 | 主持 |
62 | 小麥條銹病抗性基因YrL693的精細定位與克隆 | 羅培高 | 農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6-2019 | 主持 |
63 | miR164和miR167調控玉米胚乳發育的信號通路解析 | 黃玉碧 | 農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6-2019 | 主持 |
64 | 調控玉米胚乳細胞分裂的ZmKRP基因篩選與功能分析 | 胡育峰 | 農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6-2019 | 主持 |
65 | CryomiRs調控大熊貓精子冷凍保存效果的作用機制研究 | 曾長軍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6-2019 | 主持 |
66 | Cd9基因表觀遺傳修飾影響超低溫冷凍牛卵母細胞受精潛力的研究 | 周光斌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6-2019 | 主持 |
67 | 改造沙門菌類脂A結構開發新型減毒疫苗載體及疫苗佐劑 | 孔慶科 | 動物醫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6-2019 | 主持 |
68 | 鴨疫里默氏桿菌膜通透性(Imp)基因功能解析 | 程安春 | 動物醫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6-2019 | 主持 |
69 | 亞高山針葉林林窗對倒木分解及其附生植物群落的影響 | 楊萬勤 | 林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6-2019 | 主持 |
70 | 高山林線交錯帶凋落物分解的微生物胞外酶化學計量學機制 | 劉 洋 | 林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6-2019 | 主持 |
71 | 青藏高原東緣高山森林冬季土壤呼吸對模擬雪被變化的響應 | 徐振鋒 | 林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6-2019 | 主持 |
72 | 釀酒酵母對木質纖維素水解關鍵抑制因子呋喃醛的適應性進化機理研究 | 馬孟根 | 資源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6-2019 | 主持 |
73 | 紅苞鳳梨(Ananas?bracteatus)金邊嵌合性狀非編碼RNA表觀調控機制 | 馬 均 | 風景園林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6-2019 | 主持 |
74 | 觀賞竹林保健功能及其生理心理響應的耦合機制研究 | 陳其兵 | 風景園林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6-2019 | 主持 |
75 | 水稻雌雄不育基因XF2的克隆及其控制減數分裂的機制 | 李雙成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6-2019 | 主持 |
76 | 重穗型雜交稻骨干親本抗倒基因OsXYN1的功能解析 | 王玉平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6-2019 | 主持 |
77 | 水稻SnRK2亞族蛋白MISRK1對Chitin激發免疫反應的分子調控 | 陳學偉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6-2019 | 主持 |
78 | 西藏半野生小麥脆穗性狀主效基因Br1的圖位克隆及功能分析 | 蘭秀錦 | 小麥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6-2019 | 主持 |
79 | 合成小麥SHW-L1穗發芽抗性基因Qphs.sicau-1B.1精細定位與克隆 | 王際睿 | 小麥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6-2019 | 主持 |
80 | 野生二粒小麥強化小麥面筋性能的貯藏蛋白特性及其分子基礎 | 伍碧華 | 小麥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6-2019 | 主持 |
81 | 六倍體栽培裸燕麥的起源與馴化 | 彭遠英 | 小麥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6-2019 | 主持 |
82 | 蘇氨酸對魚腸道緊密連接蛋白結構的影響及其調控機制研究 | 馮 琳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6-2019 | 主持 |
83 | 細胞凋亡相關基因在細粒棘球蚴不育囊形成中的功能研究 | 楊光友 | 動物醫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18 | 主持 |
84 | 野生和圈養川金絲猴腸道菌群季節動態及功能研究 | 曾 東 | 動物醫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18 | 主持 |
85 | 玉米/大豆套作調控根瘤固氮的生理生化機制研究 | 雍太文 | 農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86 | 基于甜葉菊糖苷突變體的糖基轉移酶(SrUGT)新基因挖掘及功能解析 | 吳 衛 | 農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87 | 玉米植保素kauralexin二萜合酶基因相關轉錄因子鑒定及調控機制解析 | 王 強 | 農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88 | 蔭蔽對大豆莖稈木質素代謝的作用機理 | 劉衛國 | 農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89 | 擬南芥核孔蛋白SBB1/NUP85調控受體激酶BAK1介導的自發性細胞死亡分子機理 | 杜俊波 | 農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90 | 鵝顆粒細胞脂肪酸合成對卵泡發育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 | 王繼文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91 | 山羊骨骼肌細胞分化中H19-MyoD軸相關的核心lncRNAs調控網絡構建 | 李 利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92 | 林麝泌香的分子遺傳機制研究 | 李地艷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93 | 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誘導鵝肝脂質沉積的差異與調控機制研究 | 韓春春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94 | 近50a沂蒙山區大型水庫泥沙來源及其對流域環境演變的響應 | 張云奇 | 林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95 | 岷江流域海拔梯度上土壤動物對凋落葉腐殖化的作用 | 吳福忠 | 林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96 | 中國櫻桃(Cerasus pseudocerasus)遺傳多樣性及其栽培類群的起源馴化研究 | 王小蓉 | 園藝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97 | 食源性大腸桿菌中可移動遺傳元件(MGEs)介導的消毒劑與抗生素共同耐藥及傳播機制研究 | 鄒立扣 | 資源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98 | 紫色土的色度特征與系統分類 | 袁大剛 | 資源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99 | 磷富集礦山生態型水蓼活化/積累磷素機理研究 | 李廷軒 | 資源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100 | 中間偃麥草的群體結構與物種形成研究 | 曾 建 | 資源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101 | 超積累植物龍葵(Solanum Nigrum L.)對鎘吸收、轉運及富集的生理與分子機制研究 | 潘遠智 | 風景園林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102 | 稻瘟病抗性蛋白Pi36卷曲螺旋結構域免疫自激活的分子機理 | 王文明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103 | 利用未減數配子基因創制小麥加倍單倍體的效率及技術體系研究 | 張連全 | 小麥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104 | 利用鵝觀草高密度遺傳圖譜定位抗條銹病基因YrK1007 | 張海琴 | 小麥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105 | 利用缺失突變體研究小麥高分子量谷蛋白表達調控相關轉錄因子 | 魏育明 | 小麥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106 | 矮稈波蘭小麥矮化基因Rht-dp的精細定位、克隆和功能分析 | 王 益 | 小麥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107 | 小麥成株抗條銹病基因聚合體創制及其抗性表達分析 | 劉登才 | 小麥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108 | 亮氨酸對豬慢肌纖維基因表達和比例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 | 陳小玲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109 | 腸道微生物與豬代謝特征的關系及對話機制 | 陳代文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110 | 大豆球蛋白調控魚腸ROS產生的NOX信號通路作用機制研究 | 姜維丹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111 | 軌道交通動荷載作用下高溫高含冰量凍土路基沉降機理研究 | 朱占元 | 土木工程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112 | 轉錄因子DTF1調控稻瘟病抗性的分子機制 | 李偉滔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19 | 主持 |
113 | 油菜素內酯調控玉米籽粒發育的轉錄因子鑒定及功能研究 | 張軍杰 | 生命科學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14 | 新型抗白粉病小麥-黑麥6RL小片段易位系的創制及其補償性研究 | 符書蘭 | 農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15 | 套作變光環境中大豆響應低磷脅迫的生理生化機制 | 楊文鈺 | 農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16 | 轉錄因子MYB14調控玉米淀粉合成的分子途徑解析 | 胡育峰 | 農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17 | 玉米淀粉合成相關的轉錄因子ZmNRP1的功能研究 | 黃玉碧 | 農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18 | 利用模式動物果蠅研究抗衰老藥物的協同作用及其機制 | 楊明耀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19 | 鴨茅抗銹病分子機制研究及抗性主效基因定位克隆 | 黃琳凱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20 | 豬脂肪沉積過程中染色質空間構象變化及其介導的轉錄調控 | 李明洲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21 | 環狀RNA CDR1as在山羊骨骼肌衛星細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分子海綿機制 | 張紅平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22 | 高寒牧草老芒麥抗旱性狀與候選基因的關聯分析 | 馬 嘯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23 | 鴨疫里默氏桿菌HmuY-like蛋白及其受體的發現與功能研究 | 劉馬峰 | 動物醫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24 | 巨桉人工林主效水溶酚類化感物質篩選及生理生態作用研究 | 張丹桔 | 林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25 | 氮素和糖源對植物光周期調控的信號通路研究 | 袁 澍 | 資源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26 | 高寒沙地高山柳灌叢C、N、P生態化學計量變化特征及其與微生物群落演替耦合關系研究 | 胡玉福 | 資源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27 | 紫色丘陵區玉米-大豆套作系統根際解磷菌活化土壤難溶磷的生化機制 | 宋 春 | 環境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28 | 菊花DgWRKYs轉錄因子功能鑒定及其抗鹽機制解析 | 劉慶林 | 風景園林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29 | 多組學解析紅苞鳳梨(Ananas comosus var. bracteatus)嵌合性狀形成機理 | 馬 均 | 風景園林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30 | MATE轉運蛋白DGF1調控水稻灌漿的分子生物學功能研究 | 欽 鵬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31 | SG3蛋白調控水稻株型和粒型的分子生物學功能研究 | 李仕貴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32 | 一個花時調控基因EMF1的鑒定和功能分析 | 徐培洲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33 | 水稻RNA綁定蛋白TPR1調控稻瘟病廣譜抗性的分子機制 | 陳學偉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34 | 水稻灌漿轉錄因子RISBZ1和RPBF調控稻曲球形成的分子機理 | 樊 晶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35 | 小麥-華山新麥草小片段易位系的遺傳效應分析 | 康厚揚 | 小麥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36 | 小麥HMW-GSs數目漸變近等基因系"面筋蛋白"組分間動態平衡及品質效應分析 | 顏澤洪 | 小麥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37 | 小麥寡分蘗基因Ltn2D的精細定位、克隆及功能分析 | 劉亞西 | 小麥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38 | 黑麥矮桿基因Ddw4精細定位 | 袁中偉 | 小麥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39 | 玉米皺小葉基因的遺傳機理及應用研究 | 潘光堂 | 玉米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40 | 玉米PPa基因調控自主免疫反應的分子機理研究 | 張志明 | 玉米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41 | 一份矮敗玉米突變體核雄性不育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 曹墨菊 | 玉米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42 | AMPK在日糧纖維調控母豬原始卵泡激活與發育中的作用及機制 | 吳 德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43 | 抗性淀粉通過GLP-1途徑保護肉鴨腸粘膜損傷的分子機制 | 曾秋鳳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44 | β-羥基丁酸對饑餓牦牛脂肪細胞脂聯素表達的調控機理研究 | 王之盛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45 | 生長豬骨骼肌熱應激損傷中硒蛋白表達調控及其抗應激機制分析 | 趙 華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46 | 膽堿通過SOCS蛋白調控魚腸道JAK/STAT信號途徑的作用及其作用機制 | 周小秋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8-2021 | 主持 |
147 | 玉米氮和磷高效利用與耐貧瘠優異基因資源發掘與驗證 | 高世斌 | 玉米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4-2017 | 參與 |
148 | 殼寡糖對妊娠母豬、泌乳母豬及新生仔豬健康調控機理研究 | 何 軍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4-2017 | 參與 |
149 | 基于機場場面非視距信道建模的MLAT定位算法研究 | 彭 衛 | 商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4-2017 | 參與 |
150 | 利用新合成異源六倍體挖掘小麥粒長重要候選基因及其功能研究 | 甯順腙 | 小麥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6-2019 | 參與 |
151 | 合成小麥提高小麥產量的分子機制研究 | 劉登才 | 小麥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參與 |
152 | 頸槽蛇屬分類學和系統地理學研究 | 朱廣香 | 生命科學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53 | 大豆受體激酶介導的避蔭反應調控研究 | 杜俊波 | 農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54 | 大豆種皮抗田間霉變生物活性成分的篩選及其構效關系研究 | 劉 江 | 農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55 | 利用單堿基分辨率甲基化圖譜鑒定家豬馴化的DNA甲基化標記 | 唐茜子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56 | 雞抗新城疫病毒感染過程中的RLRs抗病毒信號通路分子機制研究 | 胡耀東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57 | 家雞苦味受體基因家族的功能研究 | 李地艷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58 | STAC3與AP1μ1作用介導葡萄糖攝入調控雞骨骼肌衛星細胞增殖和分化的研究 | 尹華東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59 | 過氧化物體增殖活化受體γ輔活化因子PGC-1α調控雞前脂肪細胞線粒體發育和脂質沉積的分子機制研究 | 趙小玲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60 | 黃鱔性腺Gdf9受體分子的篩選及信號轉導機制研究 | 何 智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61 | 基于“染色體構型捕捉——高通量測序”的哺乳動物全基因組單倍型構建 | 李明洲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62 | 基于線粒體基因研究我國癢螨的種群遺傳結構 | 古小彬 | 動物醫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63 | 兔瘟病毒對不同階段家兔細胞的侵染機制及其易感細胞系的研究 | 楊澤曉 | 動物醫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64 | 硒蛋白GPx1在硒拮抗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致豬脾臟淋巴細胞毒性中的作用 | 任志華 | 動物醫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65 | 鴨瘟病毒UL15蛋白入核機制研究 | 楊 喬 | 動物醫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66 | 森林土壤動物攝食活動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 | 肖玖金 | 林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67 | 基于CRISPR/Cas技術的中國板栗NdPDR1抗性基因的功能研究 | 韓 珊 | 林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68 | 長足大竹象成蟲覓偶行為的信息感受機制研究 | 楊 樺 | 林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69 | 楊樹對重金屬鎘富集能力的遺傳變異及關聯遺傳學研究 | 朱 鵬 | 林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70 | 煙草中乙烯響應因子NtERF9對煙堿轉化代謝途徑的調控機理研究 | 孫 勃 | 園藝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71 | 苦蕎顆粒結合型淀粉合成酶I(GBSSI)基因遺傳多樣性對直鏈淀粉合成調控的研究 | 王 迅 | 園藝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72 | blaOKP?β-內酰胺酶耐藥基因進化研究 | 鄒立扣 | 資源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73 | 大麥磷高效重要性狀的QTL定位與遺傳分析 | 陳光登 | 資源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74 | 若爾蓋濕地退化對土壤有機碳固存效應的影響及其機制 | 蒲玉琳 | 資源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75 | 水稻營養生長階段致死突變體vsl的基因克隆與功能研究 | 王 靜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76 | 水稻紋枯病菌誘導水稻程序化死亡的作用機制 | 鄭愛萍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77 | 水稻線粒體損傷型黃化突變體d82的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 孫昌輝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78 | MAPKs/Nrf2-ARE信號途徑介導釩中毒引發蛋雞膨大部管腺細胞氧化應激的研究 | 王建萍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79 | ComC基因敲除對牛鏈球菌產乳酸活力的影響及機理研究 | 彭全輝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80 | 基于殘余應變的混凝土疲勞破壞準則及車輛疲勞荷載模型研究 | 劉國軍 | 土木工程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181 | 苦蕎黃酮醇合酶FLS同源基因的分子克隆、催化特征及其對蘆丁合成的影響? | 李成磊 | 生命科學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182 | 擬南芥免疫反應負調節因子的基因克隆與功能鑒定 | 黃 燕 | 生命科學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183 | 浸沒式真空冷卻腸衣改造香腸品質變化機理及微生物生長動態模型模擬基礎研究 | 馮朝輝 | 食品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184 | 硒對水稻ObgC1介導的葉綠體發育的影響 | 陳 稷 | 農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185 | 玉米骨干親本08-641淀粉合成過程中AGPase酶磷酸化調控分子機制 | 余國武 | 農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186 | 中國懶猴科靈長類種群分布格局與棲息地適宜性評價 | 倪慶永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187 | 印記基因DIO3通過甲狀腺素信號通路調控山羊胚胎發育的分子機制研究 | 仲 濤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188 | LanCL1蛋白在氧化應激誘導的雄性不育中的作用與機理研究 | 黃 超 | 動物醫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189 | 基于沙門菌O-多糖抗原構建新型多價減毒疫苗來預防多種沙門菌感染 | 趙新新 | 動物醫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190 | 利用FISH探討燕麥D染色體組起源 | 羅小梅 | 林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191 | 亞高山森林凋落物分解過程中無脊椎動物與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 譚 波 | 林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192 | 芥藍BaAOP2基因不同拷貝在芥子油苷側鏈修飾與代謝中的作用機制研究 | 張 芬 | 園藝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193 | 紫色土發育過程中氮轉化過程演變規律研究 | 蘭 婷 | 資源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194 | 川中丘陵區小流域侵蝕產沙與土壤營養元素流失對退耕還林的響應研究 | 李 豪 | 資源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195 | 廚余垃圾經蠅蟲轉化養殖家禽與塘魚的體系構建及健康風險評估 | 程 章 | 環境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196 | 效應蛋白基因Uv2169在稻曲病菌致病與無性產孢中的功能研究 | 樊 晶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197 | 水稻轉錄因子ZFP3對稻瘟病害的分子調控 | 李偉滔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198 | 三屬雜種后代小麥-中間偃麥草易位系的快速創制及其遺傳機制 | 徐黎黎 | 小麥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199 | 玉米干旱響應的自然反義轉錄本鑒定及其啟動子克隆與功能分析 | 徐 潔 | 玉米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200 | 玉米穗軸發育UniformMu突變體基因的克隆與功能解析 | 丁海萍 | 玉米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201 | IUGR仔豬小腸線粒體損傷及精氨酸的修復效應研究 | 鄭 萍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202 | 基于蛋白質組學的茶多酚調控雞蛋蛋白品質的機理研究 | 丁雪梅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203 | 膽堿通過JAK/STAT信號途徑調控魚腸道炎癥反應的機制研究 | 吳 培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204 | 剪切作用下薄層充填巖石節理滲流演化規律的試驗研究 | 肖維民 | 土木工程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205 | 基于瑞利面波橢圓極化特性的隧道面波波場實驗和模擬研究 | 王朝令 | 土木工程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206 | 神經激肽B(NKB)及其受體調控家雞促性腺激素分泌與合成的機理初探 | 孟風艷 | 生命科學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207 | 玉米淀粉合成酶V基因(ZmSSV)的功能解析 | 劉漢梅 | 生命科學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208 | 卷葉象甲科昆蟲繁殖策略的適應性進化 | 解 萌 | 生命科學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209 | 城市污水回用系統中反滲透膜的膜污染及清洗機理研究 | 王 瑩 | 水利水電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210 | 長江上游地區坡耕地土壤理化性質對土壤侵蝕阻力的影響機理 | 唐科明 | 水利水電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211 | 地表凸起與凹陷對產匯流及侵蝕的不同作用機制 | 梁心藍 | 水利水電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212 | 大豆耐蔭重要性狀QTL分析及候選基因挖掘 | 武曉玲 | 農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213 | 1,25二羥維生素D3調控miR-155提高豬腸上皮細胞抗輪狀病毒作用及機制研究 | 趙 葉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214 | GSK3β蛋白調控齊口裂腹魚肌纖維分化的分子機制 | 王 艷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215 | 雞干擾素調節因子7(IRF7)抗J亞型禽白血病(ALV-J)的分子機制研究 | 王 彥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216 | 豬高原低氧獲得性習服相關的DNA甲基化組變異及其跨代遺傳的表觀調控 | 馬繼登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217 | 家豬骨骼肌lncRNA的完整圖譜構建、分類及其在馴化過程中的變化 | 金 龍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218 | 高原藏族人特異性皮膚菌群與紫外輻射適應關系研究 | 曾 博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219 | 鴨瘟病毒雙拷貝ICP22基因對病毒轉錄調控的影響及其功能位點解析 | 吳 英 | 動物醫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220 | 硫酸化川明參多糖與新城疫病毒HN蛋白的互作靶點研究及其確證 | 宋 旭 | 動物醫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221 | 華北土石山區典型林分坡地徑流形成機制研究 | 鄭江坤 | 林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222 | 黃瓜種質耐寒特性與DNA甲基化響應關系的研究 | 賴云松 | 園藝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223 | 糖基轉移酶UGT78H2的活性鑒定及在黑莓類黃酮代謝中的功能分析 | 陳 清 | 園藝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224 | 大腸桿菌脂多糖轉運關鍵蛋白LptFG的功能研究 | 向泉桔 | 資源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225 | 我國不同水熱梯度帶土壤鉀素生物有效性的分布規律及其作用機制 | 李 婷 | 資源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226 | AAA ATP酶LRD6-6調控水稻細胞死亡和免疫反應的分子機制 | 尹俊杰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227 | 西藏半野生小麥3DL小穗數位點的精細定位 | 馬 建 | 小麥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228 | 部分同源染色體配對促進基因ph-KL的分子標記與驗證 | 郝 明 | 小麥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229 | miR393b在玉米對紋枯病免疫反應中的調控機制研究 | 劉 麗 | 玉米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230 | FGF21在豬骨骼肌肌纖維類型轉化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 | 虞 潔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231 | 喜樹堿生物合成關鍵酶基因CaSTR的挖掘與功能研究 | 蒲 祥 | 理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32 | 神經肽W(NPW)對家雞應激軸的抑制效應研究 | 卜貴鮮 | 生命科學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33 | 沙門氏菌延滯期生長的離散規律及相關基因rpoD和rpoS的協同調控機制 | 周 康 | 食品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34 | 微圖案纖維-微流控構建功能性肝組織用于納米顆粒肝毒性的研究 | 劉耀文 | 食品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35 | 基于八叉樹與Z曲線的農業機械模型相似性度量理論及優化方法研究 | 張德軍 | 信息工程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36 | 土壤-根系復合體對耕作侵蝕的影響機理 | 王 勇 | 水利水電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37 | ABA通過ABI4介導生長素及細胞周期途徑進而調控主根生長 | 舒 凱 | 農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38 | FHC調控氧化應激誘導的鵝卵泡顆粒細胞凋亡的作用機制 | 姜冬梅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39 | 蚯蚓堆肥降解畜禽污泥中四環素抗性菌和磺胺嘧啶抗性菌的效果及機理研究 | 郝曉霞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40 | 活性氧激活熱激轉錄因子信號途徑參與伽馬氨基丁酸調節匍匐翦股穎耐熱性機制研究 | 李 州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41 | 去泛素化酶USP5通過維持蛋白質穩態調控衰老分子機制研究 | 樊曉蘭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42 | 肉桂醛抗沙門氏菌III型分泌系統的作用靶標及機制研究 | 尹立子 | 動物醫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43 | 新型抗腫瘤二萜生物堿長鏈脂肪酸酯衍生物的合成、構效關系及其抗腫瘤機制研究 | 梁曉霞 | 動物醫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44 | 高寒森林凋落物季節性輸入對土壤有機質動態的作用 | 張 麗 | 林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45 | 雜交竹梢枯病菌全基因組解析及致病關鍵基因功能驗證 | 李姝江 | 林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46 | 金沙土遺址劣化過程中微生物群落結構演替研究 | 趙 珂 | 資源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47 | 應用生態酶化學計量探索外源氮磷輸入對若爾蓋泥炭地土壤碳的影響及其機理 | 羅 玲 | 環境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48 | 鋯鹽納米粒子原位雜化吸附膜的成膜機制及其除砷性能 | 何勁松 | 環境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49 | 低溫等離子體改性金釵石斛多糖及提高其免疫活性的機制研究 | 羅傲雪 | 風景園林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50 | 地被觀賞竹修復城市土壤鉛污染的環境友好型螯合誘導技術研究 | 江明艷 | 風景園林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51 | OsSTLs介導獨腳金內酯運輸調控水稻株型的遺傳和分子機制 | 梁越洋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52 | 水稻堊白相關基因OsPK2的克隆與功能研究 | 涂 斌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53 | OsEPSPS3調控水稻稻瘟病抗性的分子機制 | 朱孝波 | 水稻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54 | 源于易變山羊草的小麥抗條銹病基因的分子標記與育種利用 | 甯順腙 | 小麥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55 | 亮氨酸通過調控mTOR影響感染PEDV豬腸道TLRs/NF-κB炎性通路研究 | 羅鈞秋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56 | mTORC1信號通路介導精氨酸調控公豬精原干細胞增殖的作用機制研究 | 林 燕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57 | FoxO信號通路在異亮氨酸提高魚腸道抗氧化能力中的作用及機制 | 趙 娟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58 | 基于非均質材料均勻化理論的凍土彈塑性本構模型研究 | 羅 飛 | 土木工程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59 | 基于斷層黏滑蠕滑效應的隧道結構累積損傷機理及防錯斷措施研究 | 李 林 | 土木工程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260 | 鴨茅抗旱生理分子機制研究及抗性基因挖掘 | 黃琳凱 | 動物科技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20 | 參與 |
261 | 長江中下游西部水稻多元化種植水肥耦合與肥藥精準減量豐產增效關鍵技術研究與模式構建 | 楊文鈺 | 農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項目主持 |
262 | 水禽重要疫病免疫防控新技術研究 | 汪銘書 | 動物醫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項目主持 |
263 | 西南稻區優質豐產高效雜交秈稻品種篩選及配套的機械化輕簡化栽培技術 | 李 天 | 水利水電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課題主持 |
264 | 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密植高產宜機收品種篩選及其高效生產技術 | 吳永成 | 農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課題主持 |
265 | 長江流域旱地多熟種植資源優化配置與豐產高效種植模式 | 王小春 | 農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課題主持 |
266 | 優異等位基因聚合和高產新材料創制 | 吳先軍 | 水稻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課題主持 |
267 | 主要農作物近緣種染色體片段滲入系創制與新基因發掘 | 劉登才 | 小麥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課題主持 |
268 | 西南區玉米種質改良及強優勢雜交種創制 | 曹墨菊 | 玉米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課題主持 |
269 | 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與能量代謝失衡防控技術研究 | 陳代文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課題主持 |
270 | 適于間套作大豆新品種培育及栽培配套技術的研究及示范 | 武曉玲 | 農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課題主持 |
271 | 帶狀套作玉米全程機械化農機農藝融合關鍵技術研究 | 孔凡磊 | 農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課題主持 |
272 | 水稻機械化育插秧農機農藝融合關鍵技術研究 | 陳 勇 | 農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課題主持 |
273 | 丘陵區水稻抗逆豐產增效技術研究與模式構建 | 楊文鈺 | 農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課題主持 |
274 | 西南地區草地牧草資源調查 | 張新全 | 動物科技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課題主持 |
275 | 水禽重要疫病多聯多價疫苗研究和應用 | 汪銘書 | 動物醫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課題主持 |
276 | 高山亞高山退化彩葉林景觀重建技術 | 吳福忠 | 林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課題主持 |
277 | 高光效、高配合力、高品質雜交水稻骨干親本創制 | 李 平 | 水稻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課題主持 |
278 | 水稻多元化種植水肥耦合高效利用規律及協同調控機制研究 | 楊志遠 | 水稻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課題主持 |
279 | 優異小麥育種新材料創制 | 鄭有良 | 小麥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課題主持 |
280 | 牛羊節本增效的精細化飼養關鍵技術研發 | 王之盛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課題主持 |
281 | 西南豐產廣適型優質中弱筋小麥品種篩選及其配套栽培技術 | 樊高瓊 | 農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282 | 四川盆地典型間套作資源高效利用機制研究 | 雍太文 | 農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283 | 南方間套玉米產量與效率層次差異形成機制與豐產增效途徑 | 孫 歆 | 農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284 | 基于地面遙感觀測的玉米生產力預測 | 楊 峰 | 農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285 | 稻作區土壤培肥與豐產增效耕作技術-水旱輪作田培肥與豐產增效耕作模式 | 楊世民 | 農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286 | 外源基因組區段高效檢測,創制小麥與野生近緣種染色體工程基礎材料 | 符書蘭 | 農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287 | 種畜場新城疫綜合防治技術集成與示范研究 | 黃 勇 | 動物醫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288 | 病原復制/增殖機制研究 | 曹三杰 | 動物醫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289 | 可視化雞呼吸病、雞免疫抑制病鑒別芯片研制 | 文翼平 | 動物醫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290 | 鴨瘟病毒ELISA抗體檢測試劑盒 | 陳 舜 | 動物醫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291 | 斷陷盆地特色生態產業的培育、技術開發與示范 | 徐振鋒 | 林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292 | 西南密植高產宜機收玉米產量與效率協調機制與技術途徑 | 陳遠學 | 資源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293 | 水稻抗病資源的人工創制及分子基礎 | 陳學偉 | 水稻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294 | 水稻分子設計育種 | 王玉平 | 水稻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295 | 西南高光效水稻雜種優勢利用技術與強優勢雜交種創制 | 鄧其明 | 水稻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296 | 小麥加工營養和淀粉品質形成與改良的分子基礎 | 代壽芬 | 小麥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297 | 小麥初篩種質高產、抗條銹病鑒定與種質創新 | 魏育明 | 小麥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298 | 小麥優異性狀種質材料篩選 | 劉亞西 | 小麥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299 | 西南冬麥區的新品系、新品種選育 | 陳國躍 | 小麥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300 | 西南區優質高產飼草玉米品種篩選與機械化高效生產技術 | 吳元奇 | 玉米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301 | 玉米應答干旱脅迫的基因發掘及調控網絡解析 | 盧艷麗 | 玉米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302 | 玉米分子設計育種 | 盧艷麗 | 玉米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303 | 玉米磷高效性狀優良等位基因的挖掘及育種利用 | 高世斌 | 玉米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304 | 玉米誘變育種技術創新與品種創制 | 汪 靜 | 玉米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305 | 提高家禽健康、產品質量的維生素(維生素D和E)營養調控技術研究 | 丁雪梅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306 | 畜禽群體與環境互作機制研究 | 白世平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307 | 集約化養殖母豬舒適環境的適宜光照參數與限值研究 | 方正鋒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308 | 集約化養殖斷奶仔豬舒適環境的適宜溫熱參數與限值研究 | 虞 潔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6-2020 | 參與 |
309 | 幾種特色植物源無公害食品生產工藝技術研發 | 陳安均 | 食品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參與 |
310 | 水稻生產系統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機制及其適應性栽培途徑 | 鄧 飛 | 農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參與 |
311 | 西南水稻優質高產高效新品種培育 | 黃 富 | 農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參與 |
312 | 新型高效植物生長調節劑和生物除草劑研發 | 舒 凱 | 農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參與 |
313 | 持久抗條銹病兼抗白粉病小麥新品種培育 | 譚飛泉 | 農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參與 |
314 | 畜禽群發普通病防控技術研究 | 鄧俊良 | 動物醫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參與 |
315 | 水禽禽流感重要疫病新型活載體疫苗研究 | 吳 英 | 動物醫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參與 |
316 | 防治水禽新發疫病新生物制品研究與應用 | 趙新新 | 動物醫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參與 |
317 | 嚴重危害畜禽生產寄生蟲病的診斷、檢測與防控新技術研究 | 楊光友 | 動物醫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參與 |
318 | 陸地生態系統碳源匯監測技術及指標體系 | 楊萬勤 | 林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參與 |
319 | 南方丘陵山地屏障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提升技術及示范 | 楊萬勤 | 林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參與 |
320 | 馬尾松大徑材定向培養技術研究 | 李賢偉 | 林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參與 |
321 | 特色黃果柑優質安全豐產標準化栽培生產技術試驗示范 | 龔榮高 | 園藝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參與 |
322 | 低效次生林土壤肥力與生態功能提示技術 | 胡宗達 | 資源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參與 |
323 | 聚醚類聚氨酯包膜緩控釋肥料研制與應用 | 張小洪 | 環境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參與 |
324 | 持久抗病小麥新品種培育 | 康厚揚 | 小麥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參與 |
325 | 高產小麥新品種培育 | 顏澤洪 | 小麥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參與 |
326 | 高產廣適小麥新品種培育 | 伍碧華 | 小麥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參與 |
327 | 優異小麥育種新材料創制 | 蘭秀錦 | 小麥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參與 |
328 | 豬禽消化道微生物與繁殖生理調控及表觀遺傳機制 | 王建萍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2017-2020 | 參與 |
329 | 芽麥對品質的影響及抗穗發芽小麥材料全基因組選育 | 王際睿 | 小麥研究所 | 科技部 | 973青年項目 | 2014-2018 | 主持 |
330 | 玉米品質性狀的全基因組遺傳解析 | 黃玉碧 | 農學院 | 科技部 | 973 | 2014-2018 | 課題主持 |
331 | 水稻紋枯病關鍵致病分子機制研究 | 鄭愛萍 | 水稻研究所 | 科技部 | 973 | 2014-2017 | 課題主持 |
332 | 多基因聚合創制多年生飼草種質的生物學基礎 | 潘光堂 | 玉米研究所 | 科技部 | 973 | 2014-2018 | 課題主持 |
333 | 玉米產量和品質形成的基因表達調控網絡解析 | 張軍杰 | 生命科學學院 | 科技部 | 973 | 2014-2018 | 參與 |
334 | 玉米產量性狀的全基因組遺傳解析 | 沈亞歐 | 玉米研究所 | 科技部 | 973 | 2014-2018 | 參與 |
335 | 玉米產量性狀關鍵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鑒定 | 劉 堅 | 玉米研究所 | 科技部 | 973 | 2014-2018 | 參與 |
336 | 豬經濟性狀的功能基因組學研究 | 李明洲 | 動物科技學院 | 科技部 | 863 | 2013-2017 | 參與 |
337 | 畜禽產品安全生產技術集成與示范-雞蛋安全生產技術集成與示范 | 張克英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科技部 | 科技支撐 | 2014-2018 | 課題主持 |
338 | 家禽重要傳染病防控凈化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 | 程安春 | 動物醫學院 | 科技部 | 科技支撐 | 2015-2019 | 課題主持 |
339 | 野生動物跨境傳播重要疫病監測與防控技術研究 | 王 印 | 動物醫學院 | 科技部 | 科技支撐 | 2013-2017 | 參與 |
340 | 國家雜交水稻重點實驗室 | 李 平 | 水稻研究所 | 科技部 | 科技支撐 | 2013-2017 | 參與 |
341 | 小麥種質資源發掘與創新利用 | 鄭有良 | 小麥研究所 | 科技部 | 科技支撐 | 2013-2017 | 參與 |
342 | MSFRI在獼猴繁育與動物模型評價中的應用研究 | 陳正禮 | 動物醫學院 | 科技部 | 科技支撐 | 2013-2017 | 參與 |
343 | 綠色超級稻新品種選育 | 李仕貴 | 水稻研究所 | 科技部 | 科技支撐 | 2014-2018 | 參與 |
344 | 長江上游優質抗病種質創制與新品種選育 | 王玉平 | 水稻研究所 | 科技部 | 科技支撐 | 2014-2018 | 參與 |
345 | 豬肉安全生產技術集成與示范 | 余 冰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科技部 | 科技支撐 | 2014-2018 | 參與 |
346 | 鴨肉安全生產技術集成與示范 | 曾秋鳳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科技部 | 科技支撐 | 2014-2018 | 參與 |
347 | 我國西南、華南主要畜禽飼料資源分布調查 | 余 冰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科技部 | 科技支撐 | 2014-2018 | 參與 |
348 | 川西北藏區農牧廢棄物改良沙化土壤技術示范與評價 | 孔凡磊 | 農學院 | 科技部 | 科技支撐 | 2015-2019 | 參與 |
349 | 主要養殖動物種質資源培育與創新利用 | 朱 礪 | 動物科技學院 | 科技部 | 科技支撐 | 2015-2019 | 參與 |
350 | 水禽種質資源培育與創新利用 | 王繼文 | 動物科技學院 | 科技部 | 科技支撐 | 2015-2019 | 參與 |
351 | 口蹄疫等重要家畜疫病防控凈化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 | 徐志文 | 動物醫學院 | 科技部 | 科技支撐 | 2015-2019 | 參與 |
352 | 川西北藏區高寒沙地適生治沙灌草品種選育研究及示范 | 胡玉福 | 資源學院 | 科技部 | 科技支撐 | 2015-2019 | 參與 |
353 | 四川盆地水稻豐產節水節肥技術集成與示范 | 馬 均 | 水稻研究所 | 科技部 | 糧食豐產科技工程 | 2013-2017 | 課題主持 |
354 | 川中丘陵區水稻豐產節水節肥技術集成與示范 | 任萬軍 | 農學院 | 科技部 | 糧食豐產科技工程 | 2013-2017 | 參與 |
355 | 畜禽低碳養殖關鍵調控技術合作研究 | 吳 德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際科技合作 | 2014-2017 | 主持 |
356 | 小麥優異新種質引進與設計育種技術合作研究 | 魏育明 | 小麥研究所 | 科技部 | 國際科技合作 | 2015-2017 | 主持 |
357 | 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 陳學偉 | 玉米研究所 | 科技部 | 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 2015-2019 | 主持 |
358 | 豬營養創新團隊 | 吳 德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科技部 | 重點領域創新團隊 | 2015-2019 | 主持 |
359 | 農業物聯網應用與示范 | 張 敏 | 農學院 | 科技部 | 星火計劃 | 2015-2017 | 主持 |
360 | 我國土系調查與《中國土系志(中西部卷)》編制 | 袁大剛 | 資源學院 | 科技部 | 國家科技基礎工作專項 | 2014-2018 | 參與 |
361 | 高產轉基因玉米新品種培育 | 潘光堂 | 玉米研究所 | 農業部 | 轉基因專項 | 2016-2020 | 項目主持 |
362 | 抗病蟲、抗除草劑轉基因玉米新品種培育 | 黃玉碧 | 農學院 | 農業部 | 轉基因專項 | 2016-2020 | 參與 |
363 | 長江上游稻區抗蟲轉基因水稻新品種培育、新型安全抗蟲轉基因水稻材料的創制 | 李 平 | 水稻研究所 | 農業部 | 轉基因專項 | 2016-2020 | 參與 |
364 | 抗病轉基因水稻新品種培育 | 馬炳田 | 水稻研究所 | 農業部 | 轉基因專項 | 2016-2020 | 參與 |
365 | “新株型超級稻”秈稻品種的培育 | 李仕貴 | 水稻研究所 | 農業部 | 轉基因專項 | 2016-2020 | 參與 |
366 | 抗逆轉基因玉米新品種培育 | 李晚忱 | 玉米研究所 | 農業部 | 轉基因專項 | 2016-2020 | 參與 |
367 |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大豆栽培與土壤營養 | 楊文鈺 | 農學院 | 農業部 | 產業技術體系 | 2016-2020 | 主持 |
368 | 現代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大麥品種選育 | 馮宗云 | 農學院 | 農業部 | 產業技術體系 | 2016-2020 | 主持 |
369 |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蛋雞品種培育與飼養 | 朱 慶 | 動物科技學院 | 農業部 | 產業技術體系 | 2016-2020 | 主持 |
370 |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肉兔育種 | 賴松家 | 動物科技學院 | 農業部 | 產業技術體系 | 2016-2020 | 主持 |
371 |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水禽繁育技術 | 王繼文 | 動物科技學院 | 農業部 | 產業技術體系 | 2016-2020 | 主持 |
372 |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生豬品種改良 | 李學偉 | 動物科技學院 | 農業部 | 產業技術體系 | 2016-2020 | 主持 |
373 |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禾本科牧草育種 | 張新全 | 動物科技學院 | 農業部 | 產業技術體系 | 2016-2020 | 主持 |
374 |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水禽疫病防控與新疫苗開發 | 程安春 | 動物醫學院 | 農業部 | 產業技術體系 | 2016-2020 | 主持 |
375 |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生豬營養與飼料 | 陳代文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農業部 | 產業技術體系 | 2016-2020 | 主持 |
376 |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肉牛新飼料資源開發 | 王之盛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農業部 | 產業技術體系 | 2016-2020 | 主持 |
377 |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鴨飼料營養價值評定 | 張克英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農業部 | 產業技術體系 | 2016-2020 | 主持 |
378 |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西南山地玉米種質改良 | 高世斌 | 玉米研究所 | 農業部 | 產業技術體系 | 2017-2020 | 主持 |
379 |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西南山地生產全程機械化 | 張黎驊 | 機電學院 | 農業部 | 產業技術體系 | 2017-2020 | 主持 |
380 | 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草魚營養需求與飼料 | 周小秋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農業部 | 產業技術體系 | 2017-2020 | 主持 |
381 | 禾谷類白粉病和赤霉病綜合治理技術研究與示范 | 張 敏 | 農學院 | 農業部 | 公益性行業科技 | 2013-2017 | 參與 |
382 | 水旱輪作區生產技術研究與示范費 | 任萬軍 | 農學院 | 農業部 | 公益性行業科技 | 2013-2017 | 參與 |
383 | 副豬嗜血桿菌病的流行動態與疾病分布研究 | 文心田 | 動物醫學院 | 農業部 | 公益性行業科技 | 2013-2017 | 參與 |
384 | 本地與引進種質資源高效結合與利用研究 | 李仕貴 | 水稻研究所 | 農業部 | 公益性行業科技 | 2013-2017 | 參與 |
385 | 肉牛舍風機接力送風、舍內噴淋和恒溫飲水技術研究 | 蔡景義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農業部 | 公益性行業科技 | 2013-2017 | 參與 |
386 | 飼料中抗生素替代品關鍵研究與示范 | 何 軍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農業部 | 公益性行業科技 | 2014-2018 | 參與 |
387 | 四川單季稻精確定量栽培共性技術與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 | 任萬軍 | 農學院 | 農業部 | 公益性行業科技 | 2015-2017 | 參與 |
388 | 西南丘陵旱地糧油作物節水節肥節藥綜合技術(課題:2015年四川盆地玉米、小麥節水節肥節藥綜合技術集成與示范) | 袁繼超 | 農學院 | 農業部 | 公益性行業科技 | 2015-2019 | 參與 |
389 | 本地與引進種質資源高效結合與利用研究 | 李仕貴 | 水稻研究所 | 農業部 | 公益性行業科技 | 2016-2017 | 參與 |
390 | 長江上游稻區超級雜交稻高效育種技術與新品種選育 | 吳先軍 | 水稻研究所 | 農業部 | 公益性行業科技 | 2016-2018 | 參與 |
391 | 水禽傳染病防控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 | 程安春 | 動物醫學院 | 農業部 | 創新團隊 | 2016-2020 | 主持 |
392 | 淡水魚健康營養技術及其應用 | 周小秋 | 動物營養研究所 | 農業部 | 創新團隊 | 2016-2020 | 主持 |
393 | 重組類受體激酶增強植物抗病力的研究 | 蔡 易 | 生命科學學院 | 教育部 | 霍英東基金 | 2016-2018 | 主持 |
394 | 基于化學-生物綜合指紋圖譜的川產灰氈毛忍冬質量評價研究 | 劉 江 | 農學院 | 教育部 | 留學回國科研啟動基金 | 2014-2017 | 主持 |
395 | 錦鯉皰疹病毒編碼的病毒白介素10(IL-10)在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及機制 | 歐陽萍 | 動物醫學院 | 教育部 | 留學回國科研啟動基金 | 2015-2017 | 主持 |
396 | 草莓FaTT10基因在原花色素調控中的功能解析 | 羅 婭 | 園藝學院 | 教育部 | 留學回國科研啟動基金 | 2015-2017 | 主持 |
397 | 川西北高寒草地沙化及治理恢復對土壤碳氮循環的影響 | 劉 琳 | 動物科技學院 | 教育部 | 春暉計劃 | 2015-2017 | 主持 |
398 | 西南地區食物安全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 | 榮廷昭 | 玉米研究所 | 中國工程院 | 咨詢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399 | 長江上游地區水稻生產綠色發展的戰略對策研究 | 任萬軍 | 農學院 | 中國工程院 | 咨詢項目 | 2017-2018 | 參與 |
序號 | 項目名稱 | 主持人 | 所屬單位 | 項目來源 | 項目類型 | 起止時間 | 項目角色 |
---|---|---|---|---|---|---|---|
1 | 合作社職業經理人形成機制、決策行為與政策優化研究 | 張社梅 | 管理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面上項目 | 2017-2020 | 主持 |
2 | 產出隨機風險環境下基于期權合同的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優化與協調 | 王 沖 | 管理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3 | 農民合作社創新行為的作用機制與動態演化規律研究—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社長社會網絡的視角 | 李后建 | 管理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4 | 農業碳排放區域關聯及協同減排機制研究 | 何艷秋 | 管理學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5 | 推進西南民族地區森林碳匯扶貧的政策研究 | 曾維忠 | 經濟學院 | 國家社科基金 | 一般項目 | 2016-2018 | 主持 |
6 | 四省藏區多維貧困及其治理對策研究 | 莊天慧 | 經濟學院 | 國家社科基金 | 西部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7 | 多維貧困視角下的長江上游地區大型水庫移民精準脫貧研究 | 何思妤 | 經濟學院 | 國家社科基金 | 西部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8 | 鄉村旅游開發與生態友好型農業發展的協同路徑研究 | 郭 凌 | 旅游學院 | 國家社科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5-2017 | 主持 |
9 | 中國區域間農業隱含碳排放補償機制與減排路徑研究 | 戴小文 | 管理學院 | 國家社科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7-2019 | 主持 |
10 | 西南少數民族地區農村貧困家庭返貧抑制及可持續生計對策研究 | 趙朋飛 | 農學院 | 國家社科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11 | 四川藏區水電移民可持續生計調查及扶持政策研究 | 張海霞 | 經濟學院 | 國家社科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12 | 四省藏區微型金融精準扶貧機制及政策研究 | 臧敦剛 | 經濟學院 | 國家社科基金 | 青年項目 | 2018-2020 | 主持 |
13 | 我國社會工作本土化試驗的“單項服務模式研究” | 齊華棟 | 法學院 | 國家社科基金 | 重點項目子課題 | 2017-2020 | 參與 |
14 | 復雜系統視角下城市生態-社會-經濟綜合承載力測度及提升路徑研究 | 劉云強 | 管理學院 | 教育部 | 人文社科 | 2015-2017 | 主持 |
15 | 基于多媒體語料庫的湖南吉首方言語用小品詞研究 | 劉 鋒 | 文法學院 | 教育部 | 人文社科 | 2015-2017 | 主持 |
16 | 川西北藏族村莊布點優化及政策研究:基于地質災害風險視角 | 甘 露 | 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 | 教育部 | 人文社科 | 2015-2017 | 主持 |
17 | 精準扶貧項目系統健康管理研究 | 孟致毅 | 商學院 | 教育部 | 人文社科 | 2016-2019 | 主持 |
18 | 成渝城市群經濟協同發展與空間輻射效應研究 | 唐 宏 | 管理學院 | 教育部 | 人文社科 | 2017-2019 | 主持 |
19 | 農村閑置房產資源市場化的動力、機制與路徑 | 尹 奇 | 管理學院 | 教育部 | 人文社科 | 2017-2019 | 主持 |
20 | 精準扶貧視域下扶貧機構職能轉型和干部隊伍建設研究 | 藍紅星 | 商學院 | 國務院扶貧辦 | 其他專項 | 2015-2017 | 主持 |
21 | 西部地區鄉村旅游開發促進鄉村旅游社區治理的路徑研究 | 郭 凌 | 旅游學院 | 國家旅游局 | 其他專項 | 2014-2017 | 主持 |